首頁——正文 分享
儋州挖掘紅色文化資源 新州中學革命搖籃館暨校史館揭牌
2021年12月21日 16:06 來源:海南日報

  海南日報記者 劉襲 特約記者 李珂

  近日,儋州市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由該市關工委及新州鎮(zhèn)關工委籌建,儋州教育基金會提供資金支持的新州中學革命搖籃館暨校史館揭牌。館區(qū)160平方米,展陳1937年7月首任校長卓浩然為《儋中學生季刊》題詞手跡“與時俱進”,1938年“儋中”初中13班學生、儋縣抗日武裝宣傳隊副隊長潘江漢革命成功后回母校參觀的照片,以及革命英烈照片、革命舊物件及英雄事跡介紹等。新州中學工會主席郭學謨多次給學生講解紅色校史,他說:“學校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講好黨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情懷,激勵全校師生學黨史、感恩黨、聽黨話、跟黨走,賡續(xù)紅色血脈。”

  “新州中學始建于1926年,是儋州市歷史最悠久的中學,也是海南島辦得較早的中學之一。”郭學謨介紹,新州中學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近百年老校,曾為國內(nèi)革命、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培育一批英雄志士,為儋縣革命和瓊崖縱隊輸送不少人才,在瓊崖革命史冊上留下光輝足跡,是“儋縣革命的搖籃”。

  1926年,儋縣政府撥款創(chuàng)建儋縣縣立初級中學(以下簡稱儋中),很快成為儋縣進步思想傳播的重要陣地。1935年5月,中共儋縣工委秘密在儋中成立黨支部,第一任書記是儋中簡易師范1班的學生吳浪渡,組織進步學生100余人走上新州鎮(zhèn)街頭示威游行,聲援“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宣傳抗日救亡。部分儋中學生捐錢買進步書刊,1936年初辦勵志社和讀書會,組織學生傳閱《大眾哲學》《共產(chǎn)黨宣言》《新華日報》《抗戰(zhàn)》等書刊,提高思想覺悟。1938年,全校黨員已增加到20多人。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儋中學生季刊》是儋中校刊,謝鳳安等3個編輯是共產(chǎn)黨員,在《儋中學生季刊》刊登《如何保衛(wèi)岌岌可危的瓊島》《在抗戰(zhàn)期中告瓊崖女同胞書》等宣傳抗日救國的文章。組織學生成立“晨呼隊”,每天早晨沿縣城街道跑步,高呼抗日宣傳口號,利用寒暑假或短期停課時間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宣傳抗日,以歌詠、講演、話劇、街頭戲、活報劇、山歌、曲藝等形式,在縣內(nèi)各鄉(xiāng)鎮(zhèn)巡回宣傳。1938年7月,儋縣國共雙方以儋中學生抗日宣傳隊為基礎,成立儋縣抗日武裝宣傳隊,成員絕大多數(shù)是儋中學生,吳浪渡任隊長,儋中初中13班學生潘江漢任副隊長,以合法身份走上街頭,深入鄉(xiāng)鎮(zhèn),宣傳抗日。

  自儋中建校至1939年,儋中培養(yǎng)的學生中有幾十人先后參加革命,不少儋中學子成為儋縣乃至瓊崖革命事業(yè)的骨干力量。參加革命的儋中學子與敵人浴血奮戰(zhàn)、不怕犧牲。1942年夏,儋中學子張紹箕在光村鄉(xiāng)遇上10余名偽軍,交戰(zhàn)中不幸犧牲,年僅28歲;1942年春,吳浪渡參加瓊崖特委組織巡視團,因漢奸告密被捕壯烈犧牲,時年29歲;1943年夏,謝鳳安長期在惡劣環(huán)境里工作,積勞成疾,病逝于洛基鄉(xiāng),年僅27歲。

  革命搖籃館暨校史館成為學校紅色教育實踐基地,新州中學語文教師胡忠禮參觀后說:“儋縣第一個黨支部的火炬,點燃儋縣抗日烽火。我們要傳承革命精神,永遠跟黨走!毙轮葜袑W高二年級學生符仲秦參觀后表示,賡續(xù)紅色基因,堅守初心,砥礪品性,增長才干,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合格接班人。

  (海南日報那大12月20日電)

編輯:葉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