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圖片新聞—正文
分享到:
瓊劇復排 弦歌不輟
2023年12月08日 09:33 來源:海南日報

經典古裝瓊劇《紅葉題詩》復演受熱捧。

瓊劇新秀登臺表演。

《蘇東坡在海南》劇照。

瓊劇造型。

演員在進行基本功練習。

瓊劇《紅葉題詩》復演劇照。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

  ■ 本報記者 劉夢曉

  致讀者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習近平文化思想內涵十分豐富、論述極為深刻。堅定文化自信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命題。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海南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擁有璀璨的海洋文化、熱帶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華僑文化等,是一座豐富的文化寶庫。為更好地挖掘和展示海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資源,為讀者提供更多樣化的文化內容,即日起,海南日報文化周刊在整合原有文史薈、椰風、文旅三塊文化類版面的基礎上,增設“觀瀾”“深藍”“讀城”“看海南”等特色文化版塊。

  “觀瀾”關注海南各類文化現(xiàn)象、解讀文化熱點;“深藍”著重挖掘海南海洋文化內涵,弘揚中華海洋文化;“讀城”探尋海南城市肌理、溯源歷史文脈;“看海南”展示海南風貌風俗、風情和風味。敬請關注!

  清末民初著名學者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里說過:“戲曲者,謂以歌舞演故事也”。

  翻開歷史的書頁,瓊劇已有400多年歷史。400多年來,無數(shù)戲曲者,前赴后繼以歌舞演故事,塑造了一個個經典瓊劇角色,成就了一部部精彩戲劇。

  400多年來,瓊劇流傳下來傳統(tǒng)劇目2000余部。一些不合時宜的劇目逐漸湮沒在歷史的塵埃里,而那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劇目則代代相傳,不斷被搬上舞臺。

  所謂經典永流傳,瓊劇發(fā)展至今,既有大量新編劇目的誕生,亦有多部老劇新編復排而出的曲目。

  近年來,我省以創(chuàng)新為抓手推動瓊劇藝術傳承發(fā)展,在“老戲新演”上持續(xù)發(fā)力!短K東坡在海南》《紅葉題詩》《青梅記》等傳統(tǒng)劇目重登舞臺,讓戲迷們重新看到老劇煥發(fā)的新魅力。

  打開瓊劇傳承新維度

  說起這兩年我省爆火的復排瓊劇,《紅葉題詩》可算得上其中之一。2021年12月,該劇在省瓊劇院上演時,四面八方趕來的戲迷將劇院門口堵得水泄不通。甚至有老戲迷為觀看此劇,約了一幫老伙伴包車專程趕來海口看戲。

  瓊劇《紅葉題詩》在海南有上百年的發(fā)展史。早在清末民初,著名瓊劇藝人陳成桂就將歷史上“紅葉題詩”的故事用瓊劇予以呈現(xiàn)。1960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關心下,《紅葉題詩》獲得進京演出的機會,從而使得瓊劇獲得廣泛贊譽。1962年,在著名劇作家田漢等人的幫助修改下,《紅葉題詩》質量有了更大提高,并在不久之后被拍攝成電影,這也是第一部被搬上銀幕的瓊劇作品,意義非同凡響。

  60多年后,由第七屆海南省戲劇家協(xié)會顧問黃良冬整理劇本、導演,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符傳杰和林川媚領銜主演的經典瓊劇《紅葉題詩》重回舞臺。

  “重門深鎖幕簾垂,畫堂春曉燕雙飛……”幕簾啟,舞臺上的女聲輕輕緩緩吟唱,只見一個大家閨秀倚窗靜思,將一份欲說還休的少女心事娓娓道來,人物唱腔甜潤明亮、身段輕盈回轉,婉轉悠揚的音樂為演唱增色,華麗的舞美為表演點睛,曲詞典雅而不失整飭謹嚴,整個舞臺彌漫著優(yōu)雅平緩、溫文爾雅的氣息。

  為再造經典劇目,重現(xiàn)經典藝術,省瓊劇院保持原本的唱腔不變,“一個音符未改”地還原傳統(tǒng)瓊劇魅力,原汁原味饗戲迷。

  省瓊劇院院長楊濟銘認為,經典作品的當代呈現(xiàn),同樣是創(chuàng)作的應有之義,通過經典復排,不僅守住瓊劇精華,弦歌不輟,更以創(chuàng)新的觀念、現(xiàn)代的審美激活經典瓊劇在新時代的生命力。

  經典復排更具時代特色

  今年2月,復排《蘇東坡在海南》上演,不僅在省內掀起了一股東坡文化熱潮,還帶來了瓊劇表演新風。這部追求瓊劇歌舞化、歌舞瓊劇化的作品,融入了許多舞蹈元素,如斗笠舞、鬧春斗牛舞等。在戲中,舞蹈成為塑造人物、展現(xiàn)民族風情、推進情節(jié)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過,瓊劇復排也并非一出品就能被所有的觀眾喜歡。海南省瓊劇院創(chuàng)作研究室原主任潘心團說,復排瓊劇《蘇東坡在海南》推出后,曾經引發(fā)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該劇反傳統(tǒng),缺失瓊劇傳統(tǒng)的規(guī)范與韻味,將一批歌舞植入劇情之中,成了歌舞瓊劇。

  “我對持此觀點者表示理解。瓊劇數(shù)百年發(fā)展過來,一直都規(guī)規(guī)矩矩,其表演模式在老百姓心中已經根深蒂固,突然間跳出一部反傳統(tǒng)的創(chuàng)新之作,很多人不適應在所難免!弊鳛椤短K東坡在海南》前后兩版演出的見證人之一,潘心團說,瓊劇要跟隨時代發(fā)展下去,總要有一些新樣式的改造與轉型的過程,只要不改變海南方言的唱白,保持瓊劇唱腔音樂的韻味特色,其他藝術樣式的變化都是正常且很有必要的。

  他認為,復排經典是很好的傳承,但傳承并不是像文本復印那樣,原封不動地將老版復制重演。而是要在劇本、音樂、舞美、表演調度等方面,根據當下觀眾的審美需求進行必要的修改與完善,最主要的是由青年演員重新主演,有其獨特的唱演特色,和舊版相比是兩個同劇情卻不同呈現(xiàn)的作品,寸有所長尺有所短,老版與新版劇目是不可比的。

  而往更深層次思考,瓊劇復排展現(xiàn)出的“新貌”更具有時代特點!拔枧_作品的功能就是為時代人民大眾所唱演!迸诵膱F說,時代發(fā)展到今天,重新打量這個作品,肯定在欣賞習慣及審美需求上有了新的變化,所以要在保持本色不變的基礎上進行新的呈現(xiàn),才會給觀眾更多的期待與驚喜,“老版作品之所以成為經典流傳下來,自有它傳下來的特色與精彩,要重新搬上舞臺,就要在保持特色與精彩的前提下有新的創(chuàng)造!

  傳承創(chuàng)新需“傳幫帶”

  復排的瓊劇帶著全新面貌而來,在基層劇團也頗受歡迎。定安縣瓊劇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復排的《張文秀》已成為該公司的爆款。公司二級編劇、演員徐姝璟等人創(chuàng)作的瓊劇《定安娘》《父愛如山》等,也經歷過多次復排,由不同演員演繹出不同風采,甚至還進京表演。

  隨著瓊劇復排劇目越來越多,也出現(xiàn)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劇目。但總的來說,瓊劇復排利于瓊劇傳播,更利于瓊劇人才培養(yǎng)。

  “復排經典瓊劇是培養(yǎng)鍛煉新人行之有效的途徑,大膽起用瓊劇新人到復排劇目中演主角,讓新人感到有壓力的同時,也更有責任感與榮譽感。”潘心團說,瓊劇青年演員首先要從傳統(tǒng)學起,只有學懂了這個劇種的本來面目,知道它的根與魂在哪里,才能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

  “主動挖掘、演繹老戲,在給年輕演員增長本事的同時帶來更多表現(xiàn)機會,對于演員的成長是不可或缺的!毙戽Z說。

  無論是老戲復排,還是創(chuàng)作新戲,都離不開創(chuàng)作團隊的建設和瓊劇人才的培養(yǎng)。令潘心團擔憂的是,目前瓊劇人才隊伍中青年演員不少,但真正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演員不多,除生、旦外,凈、末、丑行當也面臨人才斷層。編劇、導演、作曲、舞美等主創(chuàng)人才更是稀缺。

  對此,徐姝璟也頗為贊同,“一部瓊劇對編劇、導演、作曲、舞美等主創(chuàng)人才的要求是,要具有更全面的瓊劇知識,也要有較強的文化功底。但即便如此,寫瓊劇也與寫小說不一樣,需要對瓊劇有熱愛、有感悟。”

  她認為,讓一批富有舞臺經驗又有文化積淀的瓊劇名家“傳幫帶”培養(yǎng)青年瓊劇人才,更有利于瓊劇的良性發(fā)展。

編輯:李奧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