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北京8月16日電(張依琳)進入夏季,各類海鮮水果占據(jù)了人們的餐桌。許多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對食物過敏的患者來說,卻是“舌尖上的煩惱”。 8月9日至15日,是我國第六個“中國過敏防治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食物過敏的那些事。
這些美食的快樂,很多人難以體會
近年來,過敏性疾病患者人數(shù)不斷增多,食物過敏也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
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約有30%-40%的人被各種過敏問題困擾,其中,約有2.5億人有食物過敏癥。
民以食為天,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的食物過敏到底是因為什么?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變態(tài)(過敏)反應科教研室主任尹佳介紹,“真正的食物過敏是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對食物蛋白質的一種異常反應,這些異常反應是通過體內一類特殊的抗體(免疫球蛋白E,即IgE)或免疫細胞產生癥狀的。”
簡單來說,當非身體的“異物”闖入的時候,人體的免疫機制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來“消滅”這些入侵者。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真實性與溯源分會理事長、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總師吳永寧此前對媒體表示,截至 2016年4月,已被國際免疫聯(lián)合會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定并命名的食品致敏原共計297種。其中,62類植物源性食品致敏原205種,40類動物源性食品致敏原92種。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變態(tài)(過敏)反應科主治醫(yī)師王子熹表示,“人類幾乎可能對任何食物過敏,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包括:雞蛋、牛奶、花生、堅果、魚類、貝類、大豆和小麥,據(jù)統(tǒng)計,這8種食物過敏原大約占到了總體反應數(shù)的90%!
食物不良反應≠食物過敏
“此之甘露,彼之砒霜”,大家口中的美味,對于一些人來說卻無異于毒藥。
全身瘙癢、皮膚潮紅、口唇或眼瞼腫脹、吞咽不適、咳嗽、喘息、呼吸困難、嘔吐、腹瀉、頭暈,甚至出現(xiàn)嚴重的喉頭水腫、低血壓休克而危及生命,食物過敏輕則影響生活質量,重則威脅生命健康。
但專家表示,人們很容易把食物過敏同各種類型的食物不良反應混淆,以至于常把進食后的腹脹、腹痛、反酸、心慌、頭痛等各種不適癥狀都一股腦兒算在食物過敏上,可實際上,很大一部分都不是真正的食物過敏。
專家表示,除了食物過敏以外,醫(yī)學上將那些不涉及免疫系統(tǒng),且通常不是食物蛋白質引起的食物不良反應,稱為“食物不耐受”。
“例如乳糖不耐受人群,是因為機體因各種原因缺乏乳糖酶來消化牛奶中存在的乳糖,而導致的一種代謝紊亂,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進食牛奶后的腹脹、腹部不適和腹瀉! 尹佳介紹。
另外,食物中毒也和食物過敏有著本質區(qū)別。王子熹介紹,“食物中毒來自錯誤處理或變質的食物,中毒引起的皮膚或胃腸道癥狀可能類似于過敏反應。然而引起食物過敏的食物本身沒有任何問題,產生過敏反應是由于自身的過敏體質造成。”
預防食物過敏,最重要是“躲”
面對食物過敏,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手段。一旦確診對某種食物過敏,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主動避免吃這種食物以及任何含有這種成分的食物。
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出現(xiàn)食物過敏的“苗頭”,一定要及時就診,排查過敏原等,以免發(fā)生嚴重的過敏反應。
但專家提醒,對于食物過敏,不能盲目地依賴某一項檢測而輕易下結論,懷疑食物過敏的患者,需要由有經(jīng)驗的變態(tài)(過敏)反應?漆t(yī)師進行完整的病史采集,結合檢查結果,細致地鑒別診斷。
尹佳表示,“有的患者甚至需要在變態(tài)(過敏)反應?七M行食物激發(fā)試驗才能確診,進而予以合理的用藥和防護!
確診食物過敏的人群,最好隨身攜帶腎上腺素,作為救生藥物,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會危及生命,所以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想要控制住過敏性疾病,除了遵照醫(yī)囑規(guī)范治療外,還要從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入手,特別是要保持好心態(tài),學會和過敏和平共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