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教授李秀保一年下潛百余次 在海底為珊瑚蓋房
2021年05月20日 15:45 來源:南國都市報

  從2003年開始,李秀保花了14年的時間尋找一個答案:珊瑚礁為什么會退化?14年里,他走遍海南,找到了答案,也看見了答案之外的現(xiàn)實。

  “即使找到了答案,也無法改變部分海域珊瑚退化死亡的事實。”他展現(xiàn)過研究者的力量,拿出了探尋事實的有力研究;他也遇到了研究者的無力,那是面對現(xiàn)實的無力。

  李秀保不愿做一個無力者。2017年,他來到海南大學,延續(xù)自2003年開始的珊瑚礁生態(tài)學研究,不同的是,這次他在海底為珊瑚搭起一座家園。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wǎng)、南國都市報記者 賀立樊 文/圖

  花了14年,只為找一個答案

 李秀保
李秀保

  去年8月份,李秀保擔任評委,為三亞一家旅游企業(yè)的珊瑚修復項目進行環(huán)境影響評估。這家企業(yè)選擇了一家具備資質(zhì)的單位執(zhí)行修復,一共修復2年,珊瑚的恢復取得一定進展。

  但是李秀保依然毫不猶豫,否定了這個珊瑚修復項目!半m然修復效果不錯,但由于經(jīng)驗不足,修復指標沒有完成!鄙汉魇菄叶壉Wo動物,李秀保告訴自己,千萬不能手軟,此刻的嚴厲,既是為了珊瑚,也是為了這片海。

  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人類的生存和活動離不開海洋。許多海洋生物的生存,則離不開海洋之中絢麗多彩的珊瑚礁。然而,數(shù)十年來,全球珊瑚礁面積出現(xiàn)不同程度退化。

  珊瑚礁退化的原因是什么?自從2003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之后,李秀保走遍海南,尋找問題的答案。此時三亞的一處海水養(yǎng)殖場,正在遭遇一場“爆發(fā)”。

  從2002年開始,這家養(yǎng)殖場接連養(yǎng)殖鮑魚、螃蟹、石斑魚,終于在2013年遭遇大面積的石莼爆發(fā)。大片海藻生長在珊瑚礁上,珊瑚也隨之退化、死亡。

  答案似乎很簡單,養(yǎng)殖污水導致了這一切。關停養(yǎng)殖場,減少排污,海藻漸漸減少。李秀保卻發(fā)現(xiàn),其他海域的珊瑚依然遭遇生存危機。

  大型海藻的生長速度迅猛!按笮秃T鍘讉月就能覆蓋珊瑚礁,它們擠占珊瑚的生存空間,釋放毒素和有機物,導致珊瑚退化!彪y道大型海藻就沒有對手嗎?一次次潛水,李秀保終于找到了答案。

  魚類的減少,導致大型海藻缺少天敵。導致這一切的,是過去幾十年里人類對于魚類的過度捕撈。

  珊瑚退化的原因是什么?從2003年開始,李秀;14年一次次潛入水下。2010年8月的一天,李秀保在海南東北部海域潛水觀測珊瑚,發(fā)現(xiàn)這里的珊瑚礁覆蓋率基本維持在5%左右。帶著欣慰返回船上,船長卻驚魂未定地跑過來。

  “你們潛水冒出的氣泡浮上海面,一艘漁船以為水下有大魚,正準備丟個‘水雷炮’下去炸魚!贝L說完,那個問題的答案,也愈發(fā)清晰。

  無節(jié)制的人類活動,是珊瑚礁退化的決定性因素;14年,答案找到了,李秀保接連刊發(fā)多篇相關論文,收獲榮譽的同時,心卻空落落的。為那些美麗的珊瑚,“我們該做什么?”成為新的思考。

  在海底掄鐵錘,為珊瑚建房子

李秀保在海底為珊瑚蓋房子。受訪者供圖
李秀保在海底為珊瑚蓋房子。受訪者供圖

  李秀保的電腦里存著一張照片,那是三亞一處海域的珊瑚礁。2010年時,這里由于長期大規(guī)模的人類活動,導致珊瑚退化死亡。在這之后,相關部門采取行動,減少此處的人類活動。僅僅一年時間,這里的珊瑚恢復生機。

  肉眼看不見深海之底,都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珊瑚礁占整個海洋約1/1000的面積,為1/4的海洋生物、1/3的海洋魚類提供庇護。它們所代表的自然生態(tài),直接關系人類。

  “一個人能做的事情很有限,保護珊瑚和珊瑚礁,也不是一個人就能做好的事情!比欢偟糜袀帶頭人。李秀保還是一次次潛下水,只是身邊多了一群同行者。

  珊瑚是一種動物,可以通過珊瑚蟲分裂進行無性繁殖,也可以排出精子卵子進行有性繁殖。無論哪種繁殖,珊瑚蟲都需要在一處礁石扎下根。

  李秀保在海底使用鐵錘,把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制成的人工魚礁牢牢“釘”在海底。這種特殊的人工魚礁,可以讓隨波逐流的珊瑚幼蟲找到落腳點。

  一年100多次潛水經(jīng)歷,李秀保早已把潛水當作吃飯喝水般的尋常事。可是偶爾潛在20多米深的海底陡坡,望著深不見底的幽深海水,心里還是會有恐懼。

  “那種情況下,只會覺得自己很渺小。”就連揮動鐵錘,在水下都是一件費力的事情,“如果找不到平衡點,揮動鐵錘,人只能在水下旋轉!笨墒抢钚惚_是執(zhí)著地在海底當一名“水下工人”,期待牢牢固定的人工魚礁,成為珊瑚的家園。

  五顏六色的珊瑚礁再次綿延海中

  常年的珊瑚生態(tài)學研究,讓李秀保很清楚珊瑚培育的難點!吧汉鲗ι鷳B(tài)環(huán)境非常敏感。如果水質(zhì)退化了,再好的修復技術也無用武之地!辈豢紤]水質(zhì)狀況的盲目修復,無法實現(xiàn)珊瑚的保護恢復。

  李秀保常把“生態(tài)保護優(yōu)先,人工修復為輔”掛在嘴邊,在他看來,需要修復的不僅是珊瑚,還包括整個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

  2016年,李秀保作為領隊、首席科學家?guī)ьI20多名科研人員,奔赴南沙群島海域,開始為期一個多月的珊瑚礁生態(tài)調(diào)查。

  在其中幾個島礁,李秀保發(fā)現(xiàn)了珊瑚的“天敵”之一——長棘海星。一只長棘海星,一個月就能啃噬幾平方米的珊瑚。可是長棘海星的“天敵”——大法螺,卻由于過去的大量捕撈,數(shù)量變得稀少。

  在李秀保和同行們的建議下,相關部門對長棘海星的數(shù)量進行控制,珊瑚礁逐漸恢復往日的絢麗多彩。

  在三亞蜈支洲島海域,通過人工修復,以及增殖放流、生態(tài)保護等多舉措,李秀保帶領團隊成員在4年時間里移植珊瑚10種5000多株,修復珊瑚礁面積達到1公頃,珊瑚礁覆蓋率從不足15%,增加至如今的23%。

  當參與珊瑚保護的團隊越來越多,五顏六色的珊瑚礁,再次綿延在這片海。水下的人和事,就像海水泛著碧光,總能讓岸上的人們駐足,也能在碧波蕩漾間,保留這座永恒的家園。

編輯:葉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