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曉惠
中國人對月亮有著親切的情感,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也有著悠久的歷史。你知道嗎?小小的一枚月餅也蘊含著時代的特色,從不同歷史時期的月餅模具,能看出不同時代的民俗民風;不同年代的月餅口味,見證著社會變遷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改變。其實,月餅就像是一張月圓形狀的浮世繪,折射出不同的時代特征。
觀形,月餅餅面上有嫦娥奔月、龍鳳呈祥、玉兔搗藥;賞味,月餅內餡分雙黃蓮蓉、豆沙棗泥、五仁百果……今天,讓我們一起從“形”到“味”,走進月餅的時光隧道,在月餅的發(fā)展史里,品味讓人動容的家國情懷。
月餅模具最早起源于宋代
制作月餅,模具不可或缺。月餅模具最早起源于宋代,但流傳至今的月餅模具以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居多,它們也被稱為“生活木版畫”。
在海南省博物館“仙凡之間”海南風情陳列展廳,擺放著三個民國時期的瓊式月餅模具。瓊式月餅比較精致小巧,模具體積也相應較小。這三個木質模具上,雕刻著精致清晰的圖案,其中有兩個圓形的模具上分別刻著“蓮蓉”和“蛋黃蓮蓉”,還有一個雙面月餅模具,一面是寓意年年有余的魚造型,另一面則是代表健康長壽的壽桃造型。
海南省博物館講解員陳兒慧介紹,這幾件瓊式月餅模具,是省博物館從富有南洋風情的?隍T樓老街征集而來的,都是民國時期的文物,用這種瓊式月餅模具制作出來的月餅,酥香松軟,拿不膩手,吃不甜喉,讓很多老海南人一輩子都難以忘懷。
舊時很多人家里都會自己制作月餅,月餅模具也大多是自制的,形式千姿百態(tài),圖案豐富多樣,蘊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海南省博物館展示的月餅木質模具。 張茂 攝
在儋州市新州鎮(zhèn)黃月蓮老人的家里,收藏著各式各樣的瓊式月餅模具。這些模具雕刻著各種各樣精美的圖案,有月亮、玉兔、蓮花、蝴蝶、金魚……每一個圖案都美輪美奐,栩栩如生。
黃月蓮從年輕時開始做月餅,一直做到七十七歲因為腿腳不便,才停了下來。每一個模具里都有一段關于中秋的故事。黃月蓮孫子小羊說,以前每年過了立秋,奶奶就開始為做月餅忙活起來。白天支灶、劈柴、磨粉、腌瓜條,晚上制作月餅,包好餡料的面團放進模具里,一壓、一扣,一聲響,一個完整的月餅就出來了。
月光下,此起彼伏的扣模聲一聲接一聲,月亮西沉的時候,所有的月餅便制作完成,等待上火烘烤。小羊說,奶奶會特意給每個孫輩制作蝴蝶形和蝦形的月餅,寓意著吉祥平安,健康成長。
月餅模具上的圖案,如同反映中秋文化的一面鏡子。留住這些精美的模具,也就留住百姓藝術化的民俗生活,留住傳統(tǒng)文化的時代印記。
2022年9月,廣州國家版本館曾舉辦過“團圓——廣式月餅文化專題版本展”,展示了一方制作于1906年的月宮玉兔搗藥板式月餅模。
三亞吉陽區(qū)紅沙社區(qū)李家月餅店的手工月餅。 武威 攝
這個一百多年前的“玉兔搗藥”月餅,并不是像今天標準月餅這般大小,而是長達35厘米、闊29厘米,中間圓形餅心直徑也有25厘米,像一個意大利薄餅那么大。這個模具右上角刻有“光緒卅二年制”字樣,畫面上玉兔在桂樹下?lián)v藥,嫦娥在月宮涼臺翩翩起舞,周邊還有花朵草木圖案作裝飾,雕刻設計豐富而典雅。從這個月餅模具可看出,清朝時期,月餅已是慶祝中秋節(jié)的隆重食品。
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瓊式月餅制作技藝傳承人符志仁說,月餅就像一個特定的文化符號,圓圓的形狀象征著團圓、團聚、闔家安康,月餅模具的紋樣則傳遞著更為具體的意象,兔形、壽桃形、雙魚形、蓮子形等紋樣,從古至今都表達了人們祈求富貴吉祥、平安團圓的心愿。
海絲華彩月餅禮盒。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供圖
月餅圖案凝結中國審美
月餅模具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審美意識的物化載體之一,其造型和題材均不同程度受到民俗民風和地域的影響,講究“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如今大多數(shù)的月餅生產已被機械化流水線所取代,在少數(shù)的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木質模具制餅方法。
“邢氏東風月餅”是萬寧當?shù)貧v史最為悠久的月餅品牌之一,是萬寧一代代人記憶中的兒時味道。這個品牌的月餅出自萬城鎮(zhèn)老街紅專東路的東風茶樓,茶樓現(xiàn)在還保留著傳統(tǒng)的制作工藝。
“我們這些月餅都是一個個手工模具制作出來的。”東風茶樓負責人何子藩說,現(xiàn)在很多月餅都已更新?lián)Q代,但他們還在堅持傳統(tǒng)配方,手工制作,講究的就是用老味道留住老街坊的心。
東風茶樓的月餅模具圖案并不復雜,傳統(tǒng)的紋飾再加上月餅的餡料名稱。有意思的是,萬寧許多人喜歡一家人分著吃一個大月餅,東風茶樓制作的大月餅在當?shù)睾軙充N。
大月餅的模具上刻著龍、鳳、圓月等吉祥花紋,最早的時候,月餅上的花紋是用手工雕畫的,后來才應用模具節(jié)省了工時,何子藩說“制作大月餅時,要使用搟面杖一樣的小木棍不斷地搟,才能把模具里的餅壓實!
這些年,海南民間的月餅生產從不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一些新品種的出現(xiàn),讓人嘆為觀止。在瓊海不少廠家嘗試制作雞屎藤月餅,還制作了專用的月餅模具,在模具上刻了“屎”字,這對于不了解雞屎藤這一小眾食材的外地人而言,是個“重口味”的選擇。
月餅模具,既是一種工具,也是一些人賴以生存的器具。海南水晶宮月餅師傅陳觀說,他1989年南下“闖海”,當時身上就帶著6個大小不同的月餅模具,那是他在廣東吳川找專業(yè)師傅打制的模。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這套月餅模里壓出過超過10萬只月餅,撐起了一家的生計。雖然如今手壓式月餅模具筒代替了傳統(tǒng)的月餅模具,但陳觀更喜歡將原料放在模具里,通過壓緊、敲打,制出的純手工月餅。
“我十六歲就開始跟師父學做月餅,做了三十多年的月餅,月餅模具就像我們的伙伴,用它做出來的月餅,是有溫度的,是有愛的。”陳觀驕傲地說,這有一個月餅師傅獨特的儀式感。
無論是模具壓制還是機械流水線生產,月餅本身所蘊含的團圓美滿之意,永遠是所有中國人心中歷久彌新的情感。每逢中秋佳節(jié),一家人一起吃月餅、賞圓月,精致美味的月餅背后是精巧別致的工具,更是親情和鄉(xiāng)情記憶的延續(xù)。
月餅口味推陳出新
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對月餅口味的需求也一直變化。目前在市場上,傳統(tǒng)口味、水果口味、新型口味“三足鼎立”。特別是近兩年來,新型口味的市場呈現(xiàn)出接受較快、市場規(guī)模占比顯著提升的特點,海南月餅界冒出了許多“新寵”,如斑蘭月餅、椰子月餅、雞屎藤月餅,許多喜歡嘗鮮的人紛紛下單,細品新味瓊式月餅。
“斑蘭清新,奶香濃郁,太好吃了!”這兩天,?谑忻褛w女士的單位發(fā)放了兩盒斑蘭蛋黃月餅,等不及中秋節(jié),她迫不及待地拆箱品嘗。金黃的餅皮里透著一抹翠綠,內里“鑲嵌”著一整個蛋黃,斑蘭味的月餅讓她感到驚喜。
不只是趙女士,斑蘭味的月餅一上市便俘獲了許多人的口味。一位烘焙店負責人說:“斑蘭的香味很特殊,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我們今年也是首次推出斑蘭月餅,市場反響很好!
往回追溯,其實月餅的花樣一直在不斷翻新,品種不斷增加,各個地區(qū)的傳統(tǒng)月餅也在各地“交叉”流行,使得月餅的品種外觀、口感、味道更具獨特風格。
“大概是三十多年前,市場上出現(xiàn)芋蓉月餅,我們那時看這個就感到很新奇!焙?谑忻駝⒄粘苫貞浧鹪嘛灴谖兜淖兓,最讓他印象深刻的就是芋蓉餡的月餅,他說,盡管現(xiàn)在市場上有很多新口味的月餅,但都不及當年他吃到第一口芋蓉月餅時的驚艷。
“00”后陳川豪則鐘情于流心月餅,“流心月餅外皮松軟,入口流心滿溢,還有獨特的咸甜芳香,中西合璧,小巧精致。”
近年來,月餅不光在外形上、口味上做新文章,還在內涵上玩起了新花樣,許多月餅品牌選擇以“聯(lián)名”的方式跨界發(fā)展。
9月14日,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攜手海南老字號海南龍泉集團共同推出“海絲華彩”“鯨喜相聚”兩款聯(lián)名文創(chuàng)月餅禮盒,不僅在月餅口味上推陳出新,包裝方面更是融入南海海洋特色和極具中式美學風格的文物元素。
“海絲華彩”靈感源于南海博物館“源同流異——館藏清代外銷藝術品展”,包裝源自館藏文物“明黑漆嵌螺鈿四層小撞盒”,設計上兼顧了美觀與實用,既是包裝盒,也可以用作首飾盒或者收納盒。而“鯨喜相聚”的靈感來源于南海博物館“南海鯨靈——館藏鯨類標本展”,其內包裝融入了“盲盒”概念和科普設計。
海南龍泉人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鄭耀陽說,近幾年很多新品牌在嘗試與傳統(tǒng)文化聯(lián)名,作為海南的知名老字號企業(yè),龍泉集團希望在傳承經典老味道的基礎上,不斷結合當下人們的喜好進行創(chuàng)新、提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