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wǎng)7月25日消息(記者 陳望)近日,國家文物局公開《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名錄包含碑刻、摩崖石刻等1658通(方)重要文物。其中,海南9件文物入選。海南這幾通(方)碑刻為何能上榜呢?7月25日,記者從海南省博物館、?谑胁┪镳^了解到,海南入榜的文物具有藝術價值、歷史研究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海南這9通(方)文物分別是保管、收藏于海南省博物館的2方唐伊斯蘭教徒珊瑚石墓碑,三亞市博物館的唐穆斯林珊瑚石“山峰”形墓碑、宋穆斯林珊瑚石“火焰”形墓碑,陵水黎族自治縣博物館的3方唐伊斯蘭教徒珊瑚石碑,海口市博物館的北宋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定安縣博物館的清代莫謨暨妻林氏合葬墓志銘。
收藏于海南省博物館的唐伊斯蘭教徒珊瑚石墓碑。記者 陳望 攝
珊瑚石墓碑見證海上絲綢之路繁榮
藏于海南省博物館的2方唐代珊瑚石墓碑出自海南東南沿海古代穆斯林墓葬群,于2007年從三亞市博物館和陵水黎族自治縣縣博物館調撥而來。這些雕鑿獨特的墓碑既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又有獨特的海洋文化特色,是研究海南回族歷史乃至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實物資料。
20世紀70年代,在海南島陵水與三亞交界的土福灣、干教坡、藤橋、梅山、蕃嶺坡等沿海一帶海灘陸續(xù)發(fā)現(xiàn)5處古代穆斯林墓葬群,說明唐至宋元時期曾有大批海外穆斯林在海南島東南沿海地區(qū)生息繁衍。
據(jù)古籍記載:這些穆斯林為唐至宋、元年間從阿拉伯、中亞細亞、占城(今越南境內)“因亂挈家駕舟而來”或“南海諸國朝貢及互市之船舶”經(jīng)瓊州、雷州半島,到廣州去閩浙,但“皆遭風而駐舟舶者也”。在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589年),阿拉伯與波斯等地的商人早于歐洲人率先到達中國泉州、寧波、廣州港等地經(jīng)商貿易,他們帶來香料、香水、西藥,換回綢緞、瓷器、茶等,販運至中東,銷往歐洲。當時海南島東南沿海地帶正處于“海上絲綢之路”必經(jīng)要地,陵水、三亞是其交通往來的一個重要物資補給站。
收藏于海南省博物館的唐伊斯蘭教徒珊瑚石墓碑。記者 陳望 攝
經(jīng)考證,這片穆斯林墓葬為唐至宋元年間的古墓群,墳墓一律坐北向南,多為豎穴土坑墓,前后兩端各豎一塊珊瑚石墓碑,墓碑大小規(guī)格不一,有的高達66厘米,寬52厘米,厚10厘米左右,皆由當?shù)厣汉魇耔彾伞1兴姆N形制:火焰形、山字形、半圓形、三角形等。墓葬無封土,只立珊瑚石碑作墓穴標志,不同于我國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地的穆斯林墓葬,而近同于東非和阿拉伯半島的一些墓葬,帶有早期穆斯林葬俗特點,是典型的海洋文化藝術的代表。
海南省博物館研究館員王靜介紹,海南東南沿海地區(qū)穆斯林古墓群的發(fā)現(xiàn),表明早在唐-宋元年間海南島已為當時阿拉伯、波斯和古占城商人寄泊、定居及貿易活動場所,為研究中外經(jīng)貿活動、民族文化交流以及海南回族的歷史提供了重要依據(jù),也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提供了佐證,具有重要的考古和科學價值。
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是瘦金體書法藝術珍寶
?谑胁┪镳^工作人員介紹,在全國第一次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過程中,海南浮現(xiàn)出了一批珍貴的古代碑刻,其中當數(shù)?谑形骞魞仁詹氐纳裣鲇袂迦f壽宮詔碑至為珍貴。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見于金石著的宋徽宗“瘦金體”字數(shù)最多、 最成熟的碑刻 。
位于海口五公祠內的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谑胁┪镳^供圖
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目前全國僅存兩通,原存海南瓊州府城的天慶觀萬壽宮,1983年移立于?谑形骞簦瑸榈谖迮珖攸c文物保護單位。另一通現(xiàn)存福建省莆田市元妙觀三清殿內。
《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是宋徽宗趙佶于宣和元年(1119年)用瘦金體御書的一塊碑銘。記者在五公祠內伏波祠看到,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高2.55米,寬1.3米,厚0.28米,呈長方形。龜形碑座,造型粗狂古樸,憨態(tài)可掬,座長2.3米,寬1.53米,高0.74米。
整個碑連同碑座重量達7噸,這寬大厚重就是在全國也極其罕見。
?谑胁┪镳^的專家表示,“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是瘦金體書法藝術的珍寶,也是海南現(xiàn)存時代最早的碑刻之一,是秦漢以來中央封建王朝對海南集權統(tǒng)治的重要實物,是道教傳播海南歷史的最早實物,對研究海南宋代政治、文化、道教發(fā)展歷史以及瘦金體書法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