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正文 分享
看!這些瓷器會“作詩”
2023年05月22日 17:12 來源:海南日報

  海南日報記者陳子儀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海南主會場活動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正式啟動,由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與湖南博物院聯(lián)合舉辦的“詩畫彩瓷——唐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長沙窯瓷器展”也于當日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對外開放。

  問世

  制瓷工匠南遷燃星火

  提起唐代的瓷器,或許大多數人都知道“南青北白”。然而,在那個青瓷和白瓷雙雄并立的時代,位于湘江流域的長沙窯也逐漸興起。因其窯址位于長沙市望城區(qū)銅官街道石渚湖一帶,該窯也被稱為“銅官窯”。

 青釉褐彩連珠紋雙系罐。

  本次“詩畫彩瓷——唐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長沙窯瓷器展”,聚焦這一唐代民窯,以唐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長沙窯瓷器為切入點,展示了長沙窯在中國陶瓷發(fā)展史及陶瓷外銷史上的重要地位。

  據悉,本次展覽共展出唐代長沙窯瓷器代表藏品178件(套),分為“焰紅湘浦口”“筆精妙入神”“大舟有深利”3個單元,從長沙窯瓷器的生產制作、裝飾、流通與銷售等角度,展現(xiàn)大唐盛世的歷史背景和開放包容的精神特質,以及古代絲綢之路的繁榮。本次展覽也是長沙窯瓷器在海南首次集中展出。

  在唐代,長沙窯是如何發(fā)展起來并脫穎而出的呢?參觀本次展覽你便能找到答案。

青釉褐綠彩花果紋斂口缽。

  走進展廳,細細觀察這些文物,你會發(fā)現(xiàn)它們的表面有的書寫著詩文,有的裝飾著繪畫圖案。與當時人們大多關注瓷器的釉色美不同,長沙窯的工匠更關注瓷器的彩繪裝飾。

  據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館長辛禮學介紹,公元755年唐朝爆發(fā)安史之亂,中原地區(qū)社會動蕩,這迫使河南一帶的制瓷工匠大量南遷。他們中的一部分來到湖南,融入當地制瓷業(yè),帶來了技術和創(chuàng)新元素,南北制瓷技藝的碰撞交融,推動長沙窯迅速發(fā)展壯大。

  “當時中國的瓷器生產已形成南有浙江越窯、北有河北邢窯的局面,長沙窯要想發(fā)展面臨一定的困難,長沙窯的匠師們另辟蹊徑,將目光投向了國際市場,把繪畫、詩詞融入瓷器制作,成就了當時中國外銷瓷的代表。”辛禮學說。

  “古岸陶為器,高林盡一焚。焰紅湘浦口,煙濁洞庭云。迥野煤飛亂,遙空爆響聞。地形穿鑿勢,恐到祝融墳!边@是唐代詩人李群玉所作的《石潴》一詩,詩句描寫了當時長沙窯生產陶瓷器的壯觀景象。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復原了生產長沙窯瓷器的窯頭,觀眾可直觀感受瓷器燒制的過程。

  特色

  以彩繪和詩文裝飾陶瓷

  長沙窯瓷器種類繁多,以日用瓷為主,包括碗、盤、壺、罐等,此外還有鎮(zhèn)紙、瓷硯、筆洗等文房用具及小鳥、獅子、人俑等各種造型的瓷塑玩具。長沙窯瓷器的彩繪裝飾頗具特色,顏色以褐綠為主,常見的圖案有走獸、禽鳥、花卉等。

醬釉獸座箕形硯。

  本次展覽展出的文物中,白釉紅綠彩寫意紋壺是一大看點。這件瓷壺通體施白釉,用紅綠兩種色釉繪制出圖案紋路,圖案雖然很簡單,造型卻極富想象力。據介紹,燒制紅釉與綠釉需要的溫度并不一樣,瓷壺同時顯出紅綠兩色,可見當時制瓷工藝之高超。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這首廣為流傳的情詩,好像傳遞出一個沉浸在忘年戀情中的女子的所思所想。而它的出處,便是長沙窯瓷器。本次展覽,青釉褐彩“君生我未生”詩文執(zhí)壺也在展品之列。

 青釉褐彩“君生我未生”詩文執(zhí)壺。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在瓷器上題寫詩文,是長沙窯的特色裝飾手法。據介紹,目前在長沙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長沙窯瓷器上題寫有詩文近百首,但其中能確認作者的不足十分之一,絕大部分是民間人士所作的詩歌。詩的主題有男女相愛、商業(yè)活動、游子思鄉(xiāng)等,反映了唐代百姓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情境,使后人看到了唐詩的另一面。

  長沙窯瓷器上除了裝飾有詩文,還記錄了當時社會上流行的警句、諺語、俗語等。本次展覽展出的一把長沙窯青釉褐彩瓷壺上寫有“懸釣之魚,悔不忍饑”8個字。意思是說,魚本應悠然游于江河湖泊之中,現(xiàn)在卻因不忍一時之饑懸掛于釣鉤之上,它們悔不當初。唐代人借用魚的“悔”來警示人們,莫要行后悔之事!霸娫~、諺語、俗語等文字被書寫在瓷器上,與當時的文化風氣關聯(lián)密切。”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吳偉義說。

  據介紹,長沙窯開創(chuàng)了中國陶瓷大量運用彩繪和詩文裝飾的先河。這些記載有唐代詩詞、俗語等的瓷器,不僅讓后人欣賞到了獨特的陶瓷裝飾藝術,也為專家學者研究中國唐代民間藝術提供了史料。

  瓷影

  見證古代海上絲路繁榮

  說起長沙窯,就不能不提“黑石號”。

  20世紀末,德國探海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島周邊海域,發(fā)現(xiàn)了一艘中國唐代沉船,距沉船地點不遠處有一塊黑色的大礁石,人們因而將沉船命名為“黑石號”。該沉船出水了包括瓷器、金銀器、玻璃器等在內的文物6.7萬余件,其中5.7萬余件是長沙窯的產品,占船上物資總量的85%以上。據專家研究,“黑石號”是一艘貿易船,它裝載的主要物品是銷往海外的中國瓷器。

  “黑石號”的發(fā)現(xiàn),為“長沙窯瓷器暢銷海外”這一觀點提供了有力佐證。

  當時,長沙窯名不見經傳,當地也沒有天然的出?冢L沙窯的瓷器是如何搶占海外市場,獲得外國商人的青睞呢?觀察出水的長沙窯瓷器就可以找到線索。這些長沙窯瓷器的造型及紋飾圖案具有鮮明的異域文化特色,其中胡人樂舞、連珠紋、椰棗紋、阿拉伯文等彰顯西亞風韻的紋飾最具代表性。由此可見,當時的長沙窯工匠敏銳地意識到海外市場對中國瓷器的巨大需求,于是他們改變策略,積極生產符合外國人審美需求的瓷器品種。

青釉褐綠點彩山巒紋瓷壺。

  本次展覽的展品中,青釉褐綠彩連珠紋執(zhí)壺令人眼前一亮。該壺的腹部裝飾著由一個個圓點組成的山巒圖案,這種表現(xiàn)手法被稱為連珠紋裝飾,它是工匠模仿西亞或中亞地區(qū)金銀器、玻璃器上的常見紋樣繪制出來的。在已發(fā)現(xiàn)的長沙窯瓷器上,經?梢钥吹竭@類連珠紋裝飾。此外,展廳中的一個青釉褐綠彩云紋瓷碗,口沿處有4塊褐彩,這也是外銷瓷的特征之一。

  “長沙窯瓷器雖然走的是定制路線,但價格卻很親民。”吳偉義說,有文物專家研究認為,古時長沙窯生產瓷器就地獲取原材料,這意味著它生產成本低,在銷售時有競爭優(yōu)勢。據有關資料記載,在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等國都曾發(fā)現(xiàn)長沙窯瓷器,可見當年長沙窯瓷器的受歡迎程度。

  長沙窯以兼容并蓄的制瓷精神,創(chuàng)造出特色鮮明的產品,在中國陶瓷發(fā)展史上寫下光輝一頁。在辛禮學看來,長沙窯以包容的姿態(tài)積極吸收外來文化,燒制出適銷對路的瓷器品種,這些瓷器借助海上絲綢之路走出國門,成為當時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他表示,未來,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將圍繞“海上絲綢之路”引進更多展覽,講好文物背后的絲路故事。

編輯:葉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