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電影《望道》全國上映。圖為《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在上海的印刷廠中問世,陳獨秀(胡軍飾)與陳望道(劉燁飾)等人激動不已。片方供圖
【《中國新聞》報記者劉軍 實習記者王曦澤報道】3月24日,電影《望道》全國上映。這部電影以《共產黨宣言》首個中譯本譯者、民盟先賢陳望道的人生經歷為主線,卻不僅僅是一部個人傳記片。在重現(xiàn)“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這個故事之外,這部電影著力塑造的是覺醒年代的青年群像!吨袊侣劇穲笥浾邔TL本片導演侯詠、主演劉燁,帶你走進影片拍攝幕后的故事。
“出道即巔峰” 這樣的故事怎么拍成電影?
拍陳望道的故事,一度讓導演侯詠犯難。電影講究從鋪墊到高潮,追求跌宕起伏,這些戲劇必備元素在陳望道身上都找不到。他29歲譯出《共產黨宣言》,出道即巔峰;一生信仰馬克思主義,從未改變。這樣的人物故事該怎么拍?
侯詠想到的解決辦法是把鏡頭對準陳望道的朋友圈,記錄那個年代的青年群像!爸車瞬煌5卦谧兓,但陳望道的人生始終沒有猶疑,”侯詠說。他希望通過身邊人的來來往往和劇烈變動,反襯出陳望道的“不變”。
電影中,圍繞在陳望道身邊的人有獨立果敢、互相扶持的妻子蔡慕暉,有與他亦師亦友、因“非孝”一文激起千層浪的學生施存統(tǒng),有作為他的摯友、邀他翻譯宣言的陳獨秀,也有后來與他分道揚鑣、走上反革命道路的戴季陶,還有逃婚的林茵、執(zhí)著的楊阿龍,以及在那個風云變幻的時代里,闖出不同人生的一代人。
“有些人一直革命,最后犧牲了,有些人離開又回來了,還有些人徹底叛變了,”侯詠說,“在陳望道的朋友圈里,什么樣的人都有,不同人在他人生的道路上不停地變化!
為了展現(xiàn)陳望道人生之路上形形色色的相伴者,侯詠和創(chuàng)作團隊一頭扎進了資料堆里。
“家里面有兩箱書籍,每一箱摞兩層,基本上都是我常用的資料,電腦里也存了上百篇文章,”侯詠說,“因為要了解很多當時的歷史人物,包括陳望道、他周邊的一些朋友同事,還有他的學生。”
在閱讀過程里,侯詠常常會對一個人的故事看入迷,不自覺地忘掉“主線”。他說:“比如研究到俞秀松,好幾天就跟著俞秀松的生平事跡研究他了。處處都在吸引我,他們這一代人的生活和他們的行為,他們的生平故事,太豐富、太有意思了!
演繹“墨汁當糖” 劉燁吃了23個粽子
《望道》試圖還原的,就是這樣一個復雜曲折、令人不自覺沉迷其中的歷史切片,而陳望道是這段故事、這部影片里最穩(wěn)定的支點。
在侯詠看來,翻譯《共產黨宣言》是陳望道人生的高點,也是這部影片的重中之重,為了讓這個支點立得足夠穩(wěn)固,他們從陳望道的故人故居那里,挖掘出了許多用以支撐的細節(jié)。
“我們去了分水塘村的陳望道故居,在那里他們給我們講了一些當?shù)氐墓适。包括粽子是什么樣的粽子,糖是什么樣的糖,人們穿什么樣的衣服!焙钤佌f。
在拍攝陳望道把墨汁當成糖蘸粽子吃這個片段時,道具師一開始用蜂蜜和色素調了假墨汁,劉燁嘗了覺得感覺不對,就問導演能不能換成真墨汁,結果真墨汁的味道特別嗆人,只好又換回假墨汁。當天劉燁來來回回吃了23個粽子,“第二天我一張嘴,還有墨汁味兒!
陳望道有個綽號叫“長衫先生”,但是其實他會武功,對很多樂器也很拿手。影片中,陳望道在翻譯《共產黨宣言》時,一度陷入困境。他在一個章節(jié)的標題上糾結不已,先用“紳士和平民”,后來改成“富人和窮人”,仍然不滿意,他苦苦思索,在打拳時突然頓悟,把這一章譯為“有產者與無產者”。這個設計來自于陳望道本人修習武術的經歷。
為了真實還原陳望道,影片主創(chuàng)與陳望道的兒子陳振新、陳望道的學生陳光磊多次面對面交流,兩位年過八旬的老者提了不少建議,確保影片細節(jié)真實!坝捌鞍氩糠,大家在尋求救國存亡的方向,都是眉頭緊鎖的。但是他的學生就說,老師跟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是放松的、有笑容。”劉燁說,這個細節(jié)更加豐富了他對陳望道的演繹。
拍攝之前,劉燁曾經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走訪諸多資料館。他去了上海的《共產黨宣言》展示館,展示館的負責人講了陳望道先生把一樓全部變成語文辦公室給學校用的故事,還去了陳望道的故鄉(xiāng)義烏,聽了當?shù)厝说脑u價和他們的印象。許多人的記憶碎片,慢慢匯聚出陳望道的豐富形象,讓影片能圍繞這個支點而展開去。
“你一定要演好我們的老校長”
“不管是陳望道先生的朋友,還是他的學生,甚至是這些陌生人,其實都是被當年陳望道的精神,還有他的努力所默默影響的!焙钤佌f。
這種影響一直延續(xù)至今。陳望道擔任復旦大學校長長達25年。在劉燁去復旦大學查閱資料時,有一件事讓他印象深刻。他說:“當時我們在學校食堂吃飯,有個學生說:‘劉老師,您是扮演我們的老校長嗎?’我說是,他說感謝你,你一定要演好我們的老校長!
《望道》講述的是百年前的青春群像,但演繹它的群眾演員們、觀看它的青年觀眾們,組成了一幅當代年輕人的青春群像。
“群眾演員最多的一場戲,有將近1000人,”侯詠說。這些群眾演員是來自各個大學的學生和初入社會的青年,他們在影片中扮演一師風潮下的學生們。雖然群演只有寥寥幾個鏡頭,但他們卻從早上六點堅持拍攝到晚上九點才回去。
在影片中飾演楊阿龍的青年演員董暢說:“我覺得他們跟我們沒有特別不一樣。那個歷史時期的人物特別熱血,其實當下的青年也有這種情懷,只是要發(fā)掘出來。當代青年需要有這么一個再回頭看歷史的機會,讓我們對這個時代有新的認知,讓我們的青春散發(fā)出當年的熱血!
翻譯《共產黨宣言》 陳望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陳望道(1891—1977),原名參一,又名融,字任重,浙江義烏人。曾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學成回國后在浙江第一師范學校任教,后又返回故鄉(xiāng)翻譯《共產黨宣言》。1920年5月,他前往上海,任《新青年》編輯,又與陳獨秀、李漢俊、李達等醞釀組織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他出任中共上海地方委員會書記。此后,他在復旦大學任教,是著名的語言學家和教育家。1949年后,陳望道歷任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xié)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等職。
陳望道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傳播者、堅守者和實踐者,也是民盟重要領導人。1951年,他由史良、沈志遠介紹加入民盟,曾擔任民盟中央副主席。他為翻譯《共產黨宣言》廢寢忘食,曾把粽子蘸著墨汁吃掉卻渾然不覺,留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這一佳話廣為流傳。
電影《望道》以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為切入角度,刻畫了20世紀20年代以陳望道為代表的一批知識分子群像,表現(xiàn)了先輩們追尋真理、堅守大道的精神。
民盟上海市委會發(fā)布消息稱,如今,位于上海市國福路51號的《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陳望道舊居)成為“上海民盟傳統(tǒng)教育基地”,引導廣大盟員學習和繼承陳望道等前輩的政治信念、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高尚風范。在民盟上海市委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四十周年座談會上,陳望道還曾親述翻譯《共產黨宣言》的前后經歷,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勝利。
“陳望道在29歲就翻譯了《共產黨宣言》,在當時的狀況下,他能一條路走到人生的終點,可見信仰之堅定!彪娪啊锻馈穼а莺钤佌f。(完)(《中國新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