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林11月6日電 題:關(guān)東蒸餃:竹香浸出百年東北味
中新社記者 蒼雁 石洪宇
立冬,冬之始。中國東北地區(qū)逐漸滴水結(jié)冰,最低氣溫逼近-10℃。
為表莊重及慶祝秋忙收尾,東北民間一直有吃餃子迎立冬的習(xí)俗。數(shù)百年來,從“食補”御寒,到“萬物皆可入餡”,在這片物產(chǎn)豐富的黑土地上,餃子似也被烙上了不拘小節(jié)、熱情開朗的“東北味兒”。
圖為吉林市百年老店新興園的招牌蒸餃。 中新社記者 蒼雁 攝
“新興園的招牌蒸餃皮薄餡大,有一股竹香!60歲的張啟良打小住在吉林市河南街,“老味道”是伴隨他的幸福記憶。為了這個味兒,張啟良每周都到店里點一屜蒸餃,大多時候,會帶上孫女一起。
位于河南街的新興園餃子館始建于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是吉林本土餃子品牌的代表之一。近日店里格外忙碌,準備迎接立冬客流高峰。
圖為11月4日,吉林市一飯店內(nèi),工作人員在包餃子。 中新社記者 蒼雁 攝
東北餃子館遍布大街小巷,但完整記錄東北餃子百年變遷的店鋪卻不多。今年50歲的朱紅霞自1989年就在新興園當(dāng)學(xué)徒,當(dāng)年的新興園只有一層樓、三十幾名員工。第五代傳承人“賈姐”手把手教授了朱紅霞包餃子的技法。
45℃水和面,可以保證面的筋性。餃子餡是精華,必須用前槽精肉,用雞湯和骨頭湯和餡,可提鮮。
圖為7月15日,吉林市一飯店內(nèi),工作人員展示雙杖搟皮技法。 中新社記者 蒼雁 攝
朱紅霞的“雙杖搟皮”手法至今仍是一絕。搟面杖約八寸長,中間粗兩端細,運用雙手之力使面劑在兩個搟面杖下旋轉(zhuǎn),轉(zhuǎn)眼即成面皮,狀如圓月,薄厚一致,大小均勻。
蒸餃放于竹屜內(nèi),汲取竹香。店內(nèi)十余種餃子餡中,驢肉、羊肉香菜、特色蝦爬子餡在立冬時節(jié)頗受食客青睞,經(jīng)典口味豬肉大蔥和豬肉酸菜最受歡迎。佐以蒜泥、醬油、醋等蘸料,令餃子餡里的湯汁更加鮮香濃郁。
一屜圓籠蒸餃見證了滿漢兩族在味道、文化、生活習(xí)俗等方面的融合。
吉林市是中國滿族發(fā)祥地之一,位于吉林龍?zhí)秴^(qū)的烏拉街滿族鎮(zhèn)更被譽為“中國滿族第一鎮(zhèn)”。滿族居民擅打獵,對于野味、飼養(yǎng)等頗有見地,質(zhì)感細膩的豬肉是蒸餃入味的上好材料;“闖關(guān)東”而來的漢族居民則在和面、包餃子方式、運用香油等方面做出改良。
圖為11月4日,吉林市一飯店內(nèi),小食客在吃餃子。 中新社記者 蒼雁 攝
新興園原名董家飯鋪,創(chuàng)始人是河北人董世昌,收山東面點師王兆吉、王兆元為徒。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吉林巨賈牛子厚題匾“新興園”。1920年,王氏兄弟承接新興園,搬至現(xiàn)址河南街道西。
新中國成立后,新興園獲得“中華老字號”“百年老店”“中華名小吃”等殊榮,圓籠蒸餃以獨特口感,成為關(guān)東美食的代表之一。
30歲的張立坤是新興園第六代傳承人,2015年開始接手這塊老字號招牌!翱谖秮碜詺v史,沉甸甸的。”這位“90后”主理希望將老味道延續(xù)好,不讓客人失望。
2021年,新興園店內(nèi)三樓搭建起京劇大舞臺,滿漢食客一起觀看戲劇曲藝、品嘗美食,不亦樂乎。
朱紅霞和幾名餃子師傅每天一大早就開始在玻璃房的操作臺前忙碌。近午時分,食客陸續(xù)登門,蒸好的竹屜冒著香氣陸續(xù)上桌。
“酸菜肉(餡)的,好吃!崩现黝檹垎⒘荚缫颜{(diào)好蒜泥和醋汁,像個孩子一樣有些迫不及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