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正文 分享
海南黎族傳統(tǒng)聚落申遺引關注 專家建議盡早開展修復干預
2022年07月04日 16:02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版權聲明:中新視頻版權屬中新社所有,未經(jīng)書面許可的使用行為,本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解說】黎族人民是海南島最早的開發(fā)者,其生活的傳統(tǒng)聚落正是他們獨特文化的重要載體。隨著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tǒng)聚落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預備清單,海南黎族傳統(tǒng)聚落正在吸引更多關注。

  【解說】近日,記者走進海南省五指山、東方等地了解到,目前保留古老面貌的海南黎族傳統(tǒng)聚落僅剩兩處。

  【解說】清代張慶長《黎岐紀聞》記載黎族“居室形似覆舟,編茅為之,或被以葵葉或藤葉”。如今在海南東方白查村,依然可見古籍中的黎族船型屋。

  【同期】海南省東方市文化館館長 陳榮川

  我們黎族同胞,他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連他們的棲息住所,這種船型屋的建造,也是充滿著智慧的。每個房子里面都有九根梁,所以它的寓意是什么?就是說黎族傳統(tǒng)的這個家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來組成的,然后整個船型屋里面沒有釘,全部都是純手工綁扎,這種技藝應該說它很容易去掌握,也很容易取得建筑材料。

  【解說】地處五指山西麓的毛陽鎮(zhèn)初保村保留46間黎族干欄式茅草房,村子依山而建,茅草屋呈階梯狀分布。

  【解說】隨著人類文明進步,茅草屋已無法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2010年底,海南近百萬少數(shù)民族同胞徹底告別茅草屋。此后,無人居住的茅草屋,迅速衰頹。

  【同期】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陽鎮(zhèn)鎮(zhèn)委書記 陳作挺

  現(xiàn)在我們要發(fā)動農(nóng)戶種茅草就為了保護初保老村。因為茅草房如果有人住,有煙熏,也就是說有人做飯在里面,它這個保護時間有八到十年,但是沒有人居住在里面,長年累月(空置)在這里,它這個茅草房的保存時間只能三到五年,時間不長。

  【解說】黎族傳統(tǒng)聚落的保護和傳承困境如何破題?申遺能否有助“保護性傳承”?專家給出解答。

  【同期】海南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長 高和曦

  我覺得應該運用一些博物館的管理方法,像一個村里面,70左右那些老人他們可能干農(nóng)活更少了,他們本身對這個村很多民俗是有記憶的。讓這批人進入這個村落,作為村落的工作人員去保護。同時他們也可以講述這個村落的故事,包括茅草屋的建筑技藝,通過他們來傳承下一代。

  【同期】中國國家林草局世界遺產(chǎn)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 劉保黨

  利用這個申(遺)過程,把這個黎族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把它的文化體系,把它的生態(tài)智慧,把這些在文明階段上能夠貢獻給世界的這種形態(tài),我們把它保留并傳承下來,我覺得這個是它最重要的意義。

  【解說】劉保黨建議有關部門盡快與申遺專家對接,在遺產(chǎn)地的價值識別、保護管理及可持續(xù)利用方面取得共識,對照申遺標準,對黎族傳統(tǒng)聚落開展搶救性修復干預。

  記者 黃藝 林士杰 海南綜合報道

編輯:李奧迪
推薦閱讀
本網(wǎng)官方微信